欢迎访问山东工商学院 妇委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的建设 | 学习园地 | 正文

    巾帼大学习|习近平“家语”(三)

    2021年11月17日 09:43 刘宇 校对李梦宇 审核丛贵霞 点击:[]

    习近平“家语”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妇委会推出了“习近平‘家语’”专栏,让我们一起学起来吧!

    这几年,我反复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因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新变化。过去大家的需求主要是吃饱穿暖,现在物质条件好了,人民群众热切期盼高质量的家庭生活和精神追求,希望子女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老人能够得到更贴心的照料,等等。还要看到,当前城乡家庭规模日趋变小,家庭成员流动频繁,留守儿童、空巢家庭等现象日益突出。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家庭建设的新期盼新需求,认真研究家庭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推进家庭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实抓好。

    《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讲话》(2018年11月2日)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具有家国情怀,国是第一位的,没有国就没有家,没有国家的统一强盛就没有家庭的美满和个人的幸福。

    在同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会谈时的谈话(2019年5月14日),《人民日报》2019年5月15日

    要发扬优良传统,承担历史使命,把党和国家确定的奋斗目标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11月24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6页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等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

    《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94页

    “正家,而天下定矣。”古时,那些子孙多贤达、功业多卓著的名门,无不与其良好家风的传承息息相关。北宋杨家兴隆三代,将帅满门,人人忠肝义胆、战功卓著。究其缘由,不由让人感叹“杨家儿孙,无论将宦,必以精血肝胆报国”之家风的分量。

    《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讲话》(2018年11月2日)

    文章摘自《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

    编辑:李梦宇

    校对:刘宇

    审核:丛贵霞

    上一条:巾帼大学习|习近平“家语”(... 下一条: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

    关闭

    校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路191号
    邮编:264005 电话:0535-6902719
    鲁ICP备05025313号-1       鲁公网安备 37061302000231号
    版权归山东工商学院 妇委会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