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工商学院 妇委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的建设 | 学习园地 | 正文

    喜迎党的二十大 家庭助廉主题云展览丨②先贤家风

    2022年06月20日 09:56 编辑:李梦宇 校对:刘宇 审核:丛贵霞 点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良家教家风,大力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发挥家庭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良好家风助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的廉洁防线,由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校工会、妇委会联合举办“喜迎党的二十大良好家风进万家”家庭助廉主题云展览。展览分“家风习语”“先贤家风”“红色家风”“典范家风”四个版块,采用图片和文字形式讲述古今优秀家风家教故事。今天展出“先贤家风”,请大家一起来学习吧!

    曾国藩: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家规·家训

    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

    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

    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撑起两根穷骨头

    清朝官员的薪俸是不低的,特别是曾国藩最后已经升任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收入应该是很可观的。因此曾国藩虽然不至于过多么奢侈的生活,应该也不会过得很清苦,可是曾国藩和他的家人却一直过得异常清苦,而且曾国藩也在给自己的弟弟和子女的家书中告诫他们说“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可见在曾国藩看来勤俭节约才是兴旺的根本,而骄奢懒惰就是失败的温床,守得住贫苦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我们说曾国藩之所以能成为曾国藩,是和他以儒学作为毕生的信仰和信念是分不开的。一个字改变曾国藩的一生,道光年间曾国藩做了京官,其父亲给他的家书写了三戒“节欲、节劳、节饮食”反映了他当时身上存在的缺点,之后他励志改掉自身缺点,在日记家训里常勉励自己,抒发自己的胸怀大志和人生的道理。

    最败人的两个字

    曾国藩年轻时也被浮夸的毛病困扰着,他后来拜唐鉴为师,练成了静功,并获得意外收获,总结出天下最“败人”的两个字是“傲”与“惰”。他认为当时天下百乱,风雨飘摇,只有先聚拢人心才能重振中华,便盼望将自己树立为勤奋的典范,带领手下人克勤克俭。他以勤治军,以勤治家,更以勤修身,一生的成就都基本上建立在“勤”字上。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1785年-1850年),福建候官(今福建福州)人,是清代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民族英雄。

    家规·家训

    他本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人生态度,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主持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并粉碎了英国侵略者的多次武装挑衅,表现了坚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在30多年的政治生涯中,林则徐历官14省,统兵40万,为官清廉刚正,关心民隐,为民众所称颂;主持编译外国报刊,了解学习西方技术,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还致力于兴修水利、治理水患,福泽至今。林则徐一生以爱国主义对待国家,以重民思想对待人民,以改革精神对待社会,以廉洁自律对待自己,为后人树起了一座不巧的丰碑。

    十无益格言

    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作事乖张,聪明无益。

    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时运不济,妄求无益。

    妄取人财,布施无益。

    不惜元气,医药无益。

    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做官不易,做大官更不易。我是奉命唯谨,毕恭毕敬。夫人务必嘱咐二儿须千万警慎,切勿仰仗乃父的势力,和官府妄相往来,更不可干预地方事务。”

    范仲淹:自奉俭,不营私

    范仲淹,江苏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人),官至参知政事。“以俭养廉、以俭助廉”是范氏家风中的思想精髓。千百年来,以“廉俭”为核心的范氏家风一脉相传。 范仲淹无论得势还是失意,无论在朝主政还是将兵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为国为民,忠心耿耿。在做参知政事时,主张“去谬吏”“纠慢政”,对贪污腐败、昏聩无能、懒政无能以及老迈失德的官吏,进行严厉的弹劾与罢黜。

    范仲淹亲定《六十一字族规》和《义庄规矩》,后代依其训导整理形成《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在范氏家训中,范仲淹叮嘱后人心存高远、勤俭节约、遵守规矩、和气做人、清白为官。他的四个儿子皆德才兼备,当了朝廷重臣,口碑极好。

    杨震:“四知”拒金,清白传家

    杨震,东汉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幼通经史,博览群书,中年从教;50岁入仕,官至太尉。杨震的子孙们深受做“清白吏”家风影响,个个都为官清廉。

    家规·家训

    杨震一生都在追求清白正直,以“四知”拒金的故事,美名远扬。赴任东莱太守途中路经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深夜怀金相赠说:“暮夜无知者”。杨震严厉斥责他并说:“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杨震为官清廉,有老朋友、长辈劝他为子孙购置产业。杨震说:“让以后的世人称他们是清官的子孙,我用这个留给他们,不是也很丰厚吗?”

    杨震家族从杨震起四代人连续担任“三公”职务,代代皆能守住“清白吏”之名声。杨氏后人都以“清白传家”“四知家风”作为祖训,制定悬挂了形式多样、主题相近的家规家训。

    包拯:家门不容贪腐者

    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县)人,北宋名臣。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有“包公”“包青天”之美誉。

    《包拯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译文: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而撤职的人,都不允许放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祖坟。不顺从我志愿的,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

    包拯以公廉著称,刚直不阿,执法如山。他在晚年为子孙后代制定了一条家训,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珙”者即包拯的儿子包珙。包拯的这则家训是他生前对子孙的告诚,并让其子包珙镌刻在石上,竖于堂屋东壁,以照后世。这寥寥数字,凝聚着包公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足为世人风范。

    于成龙:为人以仁存心,做官清正廉洁

    于成龙,山西永宁州(今吕梁市方山县)人,官至两江总督。他为官二十余年,一心为民、清正廉明,深得百姓爱戴和朝廷赏识,三次被举“卓异”。

    《廉仕吏》:我生来无他嗜好,布衣蔬食免饥寒足矣。不知世间有享受事,亦不知馈遗交际欲何为。计俸入自给有余,要钱何用?从来寡所用,斯廉所取,未有用之极繁多,而取之能廉洁者。

    《于氏族规》22条、《于氏家训》41条,涵盖“勤、俭、学、善、廉”等内容,以“廉”为官德之首。从明朝景泰年间至乾隆中叶的320余年里,于氏族人中担任各种官职的有30多人,下至知县,上至总督、巡抚,不论微品小官还是封疆大吏,抑或士农工商,始终遵法纪、守规矩。

    上一条:喜迎党的二十大 家庭助廉主题... 下一条:喜迎党的二十大 家庭助廉主题...

    关闭

    校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路191号
    邮编:264005 电话:0535-6902719
    鲁ICP备05025313号-1       鲁公网安备 37061302000231号
    版权归山东工商学院 妇委会所有